今天和大家聊聊一種可能對我們健康造成危害的小生物——白蛉。白蛉不僅是一種常見的昆蟲,更是黑熱病的主要傳播媒介。每年5月份開始便進入了白蛉活躍期,快來了解一下它有什么特點,會給我們造成怎樣的健康危害吧
一、白蛉的發(fā)育和活動較為獨特
白蛉是一種體小多毛類似蚊子的昆蟲,一般為蚊子的1/3大小,飛行能力較弱,只能作跳躍式飛行。雄性白蛉不吸血,以植物為食;雌性白蛉可以叮咬動物和人類,吸食血液。
白蛉生活史有卵、幼蟲、蛹和成蟲四期。與蚊子產卵在水中不同,白蛉的卵在土壤里孵化,幼蟲也生活在土壤里。凡溫度濕度適宜、土質疏松且有機物質豐富的場所,如畜舍、廁所、窯洞、室外墻縫、磚石草堆下面等,白蛉幼蟲均可孳生,以地面下約10-12cm處為多見。
每年5-9月是成蟲白蛉的活躍季節(jié),活動時間通常在黃昏至天亮前,平時隱藏在室內外陰暗潮濕、無風的場所,如屋角、墻縫、畜舍、地窯、窯洞、橋洞等處。
二、白蛉的分布具有地域性
白蛉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點,其活動受到氣候、環(huán)境、生態(tài)植被和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,在我國主要出現(xiàn)在長江以北的農村地區(qū)。不同地區(qū)的白蛉種類、數(shù)量、棲息習性也有所不同,在我國傳播黑熱病的媒介主要是中華白蛉,其他還有中華白蛉長管亞種、吳氏白蛉和亞歷山大白蛉等。
同一蛉種可因環(huán)境不同而表現(xiàn)不同的棲息習性,如中華白蛉在平原地區(qū)為家棲型,棲息于人房、畜舍內;在丘陵地帶為野棲型,多見于各種洞穴內。
三、白蛉可以傳播黑熱病
白蛉除了叮人吸血外,還能傳播多種疾?。ê跓岵?、東方癤、皮膚利什曼病、白蛉熱等),在我國主要傳播黑熱?。ㄓ址Q內臟利什曼?。?。
當白蛉叮咬感染了黑熱病病原(利什曼原蟲)的人或動物后,會將帶有利什曼原蟲的血液吸入體內。如果白蛉再次叮咬人或宿主動物時,就會將利什曼原蟲傳播給新的宿主,導致人群或宿主動物發(fā)病。
四、黑熱病對公眾健康危害嚴重
黑熱病潛伏期較長,通常為3-6個月,典型癥狀是長期(2周以上)不規(guī)則發(fā)熱、體重下降、肝脾和淋巴結腫大、乏力、鼻或牙齦出血等,血常規(guī)檢測會出現(xiàn)紅細胞、白細胞、血小板減少。如未及時診斷并及時予以特效藥治療,易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,甚至導致死亡。
近年來,我國中部地區(qū)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、北京等歷史流行區(qū)再次出現(xiàn)病例,新疆、甘肅、四川、內蒙古等地流行區(qū)發(fā)病減少。若您曾去過黑熱病流行區(qū),出現(xiàn)以上相關癥狀時,應及時就診并進行病原或免疫學檢測,避免誤診誤治,延誤病情。
五、預防黑熱病的關鍵在于避免被白蛉叮咬
1.避免暴露,減少叮咬:在白蛉活躍期(5-9月份)的黃昏到黎明前這段時間,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或露宿,特別是避免在陰暗的洞穴、縫隙、草地、灌木叢和密集植被的地方長時間停留。外出時,盡量穿著長袖長褲,避免暴露皮膚,同時使用驅蚊劑來減少白蛉叮咬。室內使用小孔蚊帳、紗門和紗窗,使用蚊香或驅蚊劑,減少白蛉叮咬。
2.改善環(huán)境,減少白蛉孳生地:在黑熱病流行區(qū),在5-9月白蛉活躍季節(jié)到來前,對畜舍、禽舍、狗窩、空房屋、窯洞等白蛉孳生地進行徹底的衛(wèi)生清理,減少白蛉的滋生地。對于家棲和近家棲型白蛉,可以使用含溴氰菊酯等殺蟲劑在室內外白蛉藏身處噴灑消滅白蛉。
3.在部分地區(qū),還需注意預防犬只被叮咬感染:在山區(qū)及丘陵地區(qū),病犬是黑熱病的主要傳染源。在山丘型黑熱病流行地區(qū),應盡量少養(yǎng)或者不養(yǎng)犬,在白蛉活躍季節(jié)到來前給狗佩戴驅蛉項圈或者定期進行藥浴,減少犬只被白蛉叮咬染病的幾率。若犬只出現(xiàn)消瘦、脫毛、耳邊和眼圈起麩皮樣鱗屑并結有血痂等癥狀時,要及時到寵物醫(yī)院就診和檢測。
撰文:體衛(wèi)藝
圖片:體衛(wèi)藝
審核:彭曉軍
上傳:歐建敏